火币ht提币到tp钱包-tp钱包忘记助记词|苹果端官网下载!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政府在北京共同发表了《中日联合声明》,并作出 确认用和平手段解决彼此间的一切争端,而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 的承诺。然而时隔半个世纪之后,日本政府却在一步步践踏当年的和平承诺,在扩军备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12月23日,日本政府在内阁会议上决定将2023财年的防卫预算大幅提升26%至6.8万亿日元。其中,用于采购远程攻击性导弹的预算增长最为显著,高达1.4万亿日元。其实,日本这一扩军动作在数日前已有先兆。12月16日,日本政府就通过了《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国家防卫战略》《防卫力量整备计划》三份安保政策文件,提出日本将大力发展 反击能力 ,并在未来5年将防卫费总额增至43万亿日元,达到GDP的2%。此举意味着日本多年来所遵循的 专守防卫 原则发生了重大转变。

日本自二战战败之后施行了以放弃宣战权著称的 和平宪法 。在 和平宪法 的约束下,日本防务力量一向以 专守防卫 为原则,所装备的导弹射程不超过200公里。然而,近来日本的防务政策却呈现出 转守为攻 的迹象。今年8月,日本媒体报道称,日本政府正考虑部署1000多枚远程巡航导弹,以 覆盖朝鲜和中国沿海地区 ,并准备研发射程达3000公里的新型导弹。此外,日本政府还计划向美国购买500枚 战斧 巡航导弹。这些武器装备已经明显超出了近海防御的作战需要。

伴随着日本咄咄逼人的扩军计划, 中国威胁论 的杂音也甚嚣尘上。在上述三份安保文件中,中国被日本政府明确定义为 前所未有的最大战略挑战 。自民党高官近日在窜访中国台湾地区时甚至妄称 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 ,意欲挑战一个中国原则,搅动东亚地区的安全局势。 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这是日本政府在《中日联合声明》中所确认的。可如今,日本却将中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意志视为 战略挑战 ,并且不惜以武力相威胁,其食言而肥的面目在世人面前展现得一览无余。其实,日本刻意渲染 中国威胁论 只是为其突破 和平宪法 制造借口,为扩军备武铺平道路。而且,日本的这一伎俩在历史上已屡有先例。

1880年,时任日本参议院议长山县友朋在给睦仁天皇的奏折《近邻邦兵备略表》中就大加宣扬 清国威胁论 ,称清朝的洋务运动将使中国在数年后 称霸于世界 ,并敦促日本扩充海陆军,加紧备战。在 清国威胁论 的鼓噪下,日本在1895年的甲午战争中击败北洋水师,并迫使清廷割让台湾和赔偿2亿两白银。

日本在20世纪初取得 日俄战争 的胜利后夺取了在中国东北的权益。20世纪20年代末,日本政客认为中国在东北兴建的铁路、港口影响到了他们的独占权益,于是开始大肆鼓吹 满蒙危机论 ,声称日本的生命线受到威胁。而日本政客炮制 满蒙危机论 的实际目的则是鼓动日本国内的反华情绪,为1931年的 九一八事变 做舆论准备。

历史不会重演,但总是惊人的相似。此次,日本再次搬出 中国威胁论 ,不过是为了掩饰其长期以来的重新军事化野心。二战后,日本右翼分子不遗余力地掏空 和平宪法 ,企图让日本走上重新武装的道路。从1954年日本成立自卫队,到1992年日本首次向海外派兵,再到2014年安倍政府在内阁中通过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决议案,日本的变相军事化进程已经持续推进了近70年。在今年7月份的日本参议院选举后,支持修宪的政党议席数已超过2/3,满足了修宪的必要条件。因此, 和平宪法 这最后一道防线也岌岌可危。如今,日本正站在重新军事化的门槛上,而其大肆炒作 中国威胁论 的真实动机昭然若揭。

日本政府不顾国民生计,借口 中国威胁论 扩充军备的举动在其国内也招致普遍反对。共同社的调查结果显示,53.6%的日本国民反对增加防卫费。日本 新闻通讯调查会 经过调查发现,超过七成受访者反对日本派自卫队与美军联手介入台海局势。《朝日新闻》在12月24日的社论中忧心忡忡地表示,在当前通货膨胀与日元贬值的叠加影响下,日本政府不顾自身财力强行增加防卫预算,恐将引发无止境的军备竞赛。

日本军国主义曾经给亚洲国家和本国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但是日本右翼分子不仅从未对自身犯下的罪行进行彻底反省,反而千方百计地为军国主义招魂复辟。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如果日本政府不认真吸取历史教训,又如何能够取信于曾遭受日本军国主义蹂躏的亚洲邻国?今天,亚洲的安全局势正面临着二战后最严峻的挑战,希望日本政府停止炒作 中国威胁论 ,在扩军备武的错误道路上悬崖勒马,以免重蹈军国主义的历史覆辙。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i-bin.cn/wp-includes/class.wp-styles.php:214) in /www/wwwroot/i-bin.cn/index.php on line 18